最近一週,中南部接連出現美麗日暈,不過這可能也是大旱前兆,氣象專家解釋,常出現日暈,代表高壓籠罩,不容易下雨,師大地科系研究報告也指出,受暖化影響,台灣梅雨季降雨天數,從20天縮短成15天,加上鋒面位置往北移動,梅雨對旱象的幫助,可能會不如預期。
日暈、日暈,又是日暈,短短一星期內,包括彰化、台南、屏東的天空,都出現如此氣象奇觀,儘管光環迷人,不過太常出現日暈,對缺水台灣來說,可不算好兆頭。
聲源:氣象專家劉廣英:「(連續看了好幾天是不是代表環境?),那太平洋高壓影響,那太平洋高壓主要就是下沉空氣啊,我們假如覺得溫度比較高,出現了日暈那就代表不下雨。」
專家解釋,高壓長期壟罩,水氣不多,大雨當然也就下不下來,也正如台語俗諺所說,日圍箍、圓無缺、會曠旱!
尤其今年(2015年)台灣旱象明顯,更盼望5、6月梅雨來解渴,不過師大地科系最新研究指出,近年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更加明顯,以台灣梅雨季來說,1990年以前,降雨天數20天,2008年以後,縮短成15天,整整少了1/4,梅雨鋒面位置,也從北緯23,往北移到25度左右,等於從台灣上空,移到北部海面上。
師大地科系助理教授黃婉如:「最近的鋒面,也是對北部降雨比較多,對南部的降雨就比較沒有那麼明顯,跟這個(氣候變化)也有關係。」
學者坦言,少了梅雨降雨量,台灣水情吃緊的壓力,將會更加嚴重,也許這幾天,掛在天上的美麗日暈,卻是老天爺給民眾的警訊。(民視新聞 陳韻平、郭文海 台北報導)
新聞相關影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