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核電解套 別把解藥變毒藥
Nov 7th 2017, 21:50
中國時報【周麗蘭】 綠色發電也是能源趨勢,台灣為了核能發電解套,「種」電更帶來無限想像,但當太陽能發電成為政策,結構物的處理便不能視而不見,核廢料不留給子孫,太陽能板亦如是。 綠能建設被列為前瞻基礎建設目標之一,違章建築也能架設,各縣市著眼於日後的回饋金,只要空地無不想盡辦法合乎名目,加入向天要錢的行動。 為了鼓勵不利農耕的地區搭設太陽能板,台灣給了種電美稱,彷彿農地曬太陽就長出錢,太陽能是萬靈丹,這種美好的想像是簡化了過程。 農委會畫設不利耕作地區,此一政策看似物盡其用、地盡其利,雲林縣有218公頃養殖區被畫為不利耕作區,漁民與太陽能板爭地,「不利耕作」是如何權衡的? 太陽能板清洗、破損都是必然之事,除非搭建太陽能的農地未來不可能恢復農用,或日後能直接變成建地,否則清洗用的化學藥劑對土地汙染,如何能不瞻前顧後? 屏東縣是最早發展「種電」的縣份,1年有1%至3%破損率,100片至少會破1片到3片,工研院到目前仍無太陽能板再回收的研究成果,農作物種差了還可耕鋤,太陽能板是要塞哪裡? 西洋諺語「某人的肉是某人的毒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太陽能板搭設、清洗、廢棄物處理急就章,我們這一代人的肉將是後代子孫的毒藥。 Let's block ads! (Why?)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