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ETtoday 生活新聞
ETtoday.net 線上提供即時新聞,包括政治、財經、社會及國際要聞,以及生活、消費、寵物、新奇、娛樂、運動、旅遊資訊和相關新聞報導。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遠見/年輕人啟動「自己的教育自己救」運動
Oct 27th 2014, 03:00

文/李雅筑

教改20年亂象叢生,讓多數人民沮喪。一群熱血年輕人啟動教育小革命,顛覆傳統思惟,要助人找回教育的本質與樂趣。你對教育的想像是什麼?夏末傍晚,一群年輕人擠在會議室間,圍坐成圓圈,你一言我一句地分享,「是期待、自主、摸索、焦急……,」其中一名伸長脖子說:「教育是Ah-ha(狀聲詞,啊哈)!開竅!」靈光乍現的片刻,或許就是教育的本質和樂趣。

過去20多年來,教改從沒停過,但人民卻感覺愈改愈亂。現在,有群年輕人不甘現狀,決定做自己的教育小革命。

不滿教改亂象 自己能救自己

這天晚上,名為「串串心台灣教育新創團隊」的交流會議,超過十個教育團體第一次聚在一起,討論整合資源的可能性。這些團體中,有人幫忙學生做生涯規劃、有人推動博雅教育、也有人從事偏鄉教學工作。他們沒有顯赫家世,沒有太多資源,只有一股腦的拚勁和熱情。問他們為什麼要投入這改革?他們不約而同回答:「因為自己就是受害者啊!」

但其實這些年輕人不乏台大等名校畢業,算是求學路上的勝利組,為何自稱受害者呢?回顧台灣近年教育進程,不難理解這群30歲左右年輕人的沮喪。他們的求學階段,剛好碰上台灣解嚴時期,並推動教改,廣設高中大學、實施多元入學方案等政策,是台灣教育史上最動盪的階段。

從小在自由民主風氣中成長,他們對教育抱有更多想像,更親身感受到學校教育的不足。

輔導生涯規畫 助人找出方向

首先,他們感受到,台灣教育過程並沒有讓學生找到人生方向。即便名校畢業還是茫然。因此他們第一步是直接面對就學中的學生,先求小改變,救一個算一個!

「台灣小孩很會念書,但卻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華興出版社的負責人汪鼎耀,有多年教育出版經驗,他觀察,台灣小孩資質很好,但在學生時期,忘了好好認識自己、探知世界,因此他創立「接棒啟蒙計畫」,開始思索改變的可能。

創創品牌發展公司共同創辦人蘇祐立也加入團隊,多年來輔導創業團隊的他,每年有上百名學弟妹向他請教職涯問題,曾經還有人拿到劍橋大學兩個碩士,回台後還是不清楚志向。

不過這批年輕人的服務對象不盡相同,從國小到大學,甚至是出社會後的終身教育都有。首先,生涯規畫面的輔導工作,是台灣教育急迫的課題之一。據統計,目前台灣國中小學校的輔導師資嚴重不足,國中端更短缺39人,集中在新北市、彰化市和澎湖縣。

接棒啟蒙計畫的誕生,即是幫助高中生了解自我價值,透過生涯探索活動,像是發表自己的夢想、提出企畫案和與業師交流等,讓他們體會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從中找到天賦。

兩年來,全台已舉辦13場生涯探索「KNOW」活動,讓上千名高中生擁有探索自我的機會。

組團隊教填志願 不再亂了套

除此之外,也有團隊開始幫忙高中生選填志願,像是Urschool和IOH(Innovation Open House)即幫助學生了解大學各科系的所學以及特色,不僅在網站上分享心得,也舉辦學長姐見面會,讓高中生不再依照傳統迷思、亂填志願。

Urschool的創辦人姚惟中,今年才23歲,畢業於交通大學的他,笑稱自己念的科系和高中時的想像「差很大」。去年,他找來就讀台大工管系的黃倚靈一同架設網站、串起各學校負責人,建立一套大學學長姐的回覆機制系統,解決高中生的疑問,像是:「財金系和經濟系有何不同?」「哲學系在學什麼?」

特別的是,學長姐的回覆和心得分享標榜「原汁原味」,無論評價褒貶,網站皆一一披露,Urschool則從不同學長姐的文章,比對真實性和可信度。為搶救更多學生,Urschool最近也將上百篇的學長姐心得集結成書,提供各大高中職索取。

第二類則是挑戰與實踐自我的教育。新世代的小孩在穩定環境中成長,如何培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重要課題。2010年在台灣成立的DFC(Design For Change)全球孩童行動創意挑戰,就是鼓勵孩童關注環境,發揮創意,並且付諸實踐,以此建立信心。

目前全世界40個國家都有DFC,台灣發起人許芯瑋,原本在師大附中擔任英文老師。四年前,她偶然看到DFC創辦人瑟吉(Kiran Bir Sethi)的TED演講影片,深受感動,當時正思索著教育工作意義的她,決定辭去教職,全心投入。

現在全台已累積300個DFC小故事,其中名為「我想摸摸你的臉」的行動,讓許芯瑋印象深刻。這是由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小六年級的張拓野發起的活動,他的媽媽有一名全盲學生謝仲哲,生性害羞,但一直希望能透過雙手感受別人,而非僅是聲音。

張拓野知道後便發揮創意繪製邀請卡,舉辦摸臉活動,第一次摸到媽媽和同學的輪廓,謝仲哲相當感動地說:「我覺得彼此更親近了!」一旁的媽媽也跟著熱淚盈眶。

流浪是學習 沒試不知下一步

無獨有偶,在大學校園,最近也掀起一股挑戰自我旋風。「城市浪人」的想法來自林懷民所創辦的「流浪者計畫」。台大社會系畢業、今年23歲的創辦人張希慈說:「流浪精神是種學習,沒有嘗試,就不會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

因此透過各種挑戰活動,讓大學生從過程中,超越自我迷惘,例如街頭免費擁抱、和朋友結伴捐血,或是記錄爺爺奶奶的故事。這些活動幫助大學生跳脫舒適圈,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第三類則是聚焦在台灣社會的偏遠角落,因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讓許多偏鄉孩童的學習之路相當坎坷。對此,「你知我知好學網」推出「待用課程」計畫,讓資源缺乏的人透過網站發起募資,讓大家學到心中想要的課程。

很難想像,這些團體成員大多是志工。其中接棒啟蒙計畫已累積1500位志工,Urschool、城市浪人和博雅青年講堂等也累積近百名志工。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觀察活動後有感而發說:「這些年輕人正在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有機會成為正規教育中的元素。」「這是一場溫柔的革命,」DFC台灣發起人許芯瑋形容。這群年輕人用行動開啟教育的各種可能,並重新定義何謂「教育」。

●2014台灣閱讀大調查 立即測驗你是哪種閱讀類型:http://www.gvm.com.tw/event/2014read/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
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25.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食安糾察隊 的頭像
    食安糾察隊

    食安資訊站

    食安糾察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