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眾對食安議題相當重視,就有曾經在美國食品廠工作的人員表示,美國如果有1萬家食品廠,派駐的食安稽查人員就有2000人,每個人負責5到6家工廠,而且廠商還會設辦公室給稽查員,讓他們不定期抽檢,對比光新北市上萬家食品廠,卻只有30多名稽查員,美國對食安把關機制,確實嚴格不少。
網路影片:「在這淨油循環過程中會高速產生出新油,離心力會把有雜質的油分離,製油廠會把不純的油賣給肥皂工廠。」
家家戶戶少不了的食用油,生產過程把關當然不能馬虎。網路影片:「在工廠內的實驗室,技術員會再製小規模的生產過程以確保油品的品質。」
但光是靠製油工廠自設實驗室並不夠,政府的食安稽查員也得主動出擊。網路影片:「食品廠稽查員每年平均執行7500件檢查,從地板到天花板,稽查員會對設備和生產過程的每個部份進行檢查,以確保產出的產品是安全的。」
這是明尼蘇達州農業部的稽查員,一年會經手全州上千件的稽查工作,曾在美國食品廠工作的人就說,美國如果有1萬家食品廠,派駐的食安稽查員就有2千人,對比光是新北市1萬家食品廠,只有30幾名稽查員,美國稽查員比例明顯較高。
食品廠稽查員:「你必須要確定那些常常被人忘記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找出問題的地方,除了保護大眾之外,同時保護我們的工作場域安全。」
大小細節都不放過,食品廠會給這些駐廠稽查員辦公室,而他們也會不定期突擊檢查,只要發現一顆老鼠屎,就立即勒令工廠停工。
網路影片:「這裡有超過7000位美國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查員,這些檢查員會出現在美國每間家禽生產工廠。」
不管是針對家禽工廠的USDA,還是管控食品藥品的FDA,中央政府統一食安法源,各州政府派稽查員執行,從上到下為食安把關都做到滴水不漏。
加大橄欖油中心研究主任王景萱:「因為通常是這個會有一點點溫度。」
從油品到食品用科學方法檢驗,做好源頭管理落實稽查,美國對食安把關,除去黑心業者的作法,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出處: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