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生活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生活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生活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吃出安心 教你分辨人造奶油
Mar 20th 2017, 05:48

作者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新頭殼newtalk

遠東油脂「乳瑪琳」爆出食安風波,消費者紛紛開始關心自己有沒有吃到人造奶油?其實同樣叫「奶油」,但成分或大大不同。要如何才能吃的安心呢?

董氏基金會曾於103年底進行調查,發現各種奶油產品成分大不同,除了消費者認知的「乳脂肪」外,其他一半以上則是「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合油」的產品;董氏基金會當時就曾呼籲政府,需有更完善標示規定。

所幸,食品藥物管理署將於106年7月1日起起規定,常見品名為「植物奶油」、「瑪琪琳」或「瑪雅琳」(margarine)、「酥油」、「白油」等產品,未來如原料為食用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和油,油脂含量達80%以上,品名須標示「人造奶油」或「烤酥油」(SHORTENING)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人造奶油、烤酥油運用廣泛,常見於一般烘焙糕點(視各家業者配方為準),包括:

  • 中西式糕點:蛋黃酥、鳳梨酥、古早味蛋糕、雞蛋糕、紅豆餅、瑞士捲、塔派、小西點、泡芙、鬆餅、甜甜圈等。
  • 麵包:吐司、麵包、可頌、丹麥麵包、爆漿奶油餐包、菠蘿麵包等。
  • 餅乾:小西餅、奶酥餅乾、杏仁瓦片等。
  • 其他:奶酪、布丁、冰淇淋、抹醬等。

另外,人造奶油、烤酥油也常隱藏在許多料理中,如玉米濃湯、排餐、麵包抹醬、燉飯、焗烤、白醬義大利麵、牛奶鍋和鐵板燒等。

許惠玉說明,人造奶油通常價格比起奶油相對便宜,製作時為了讓液態植物油呈現穩定均質的固狀或乳狀,常添加乳化劑(如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為模擬天然牛奶製品的風味及適口性,則可能添加牛奶香料、煉奶香料或奶粉等;為增加產品色澤也可能添加B-胡蘿蔔素或食用色素-薑黃素、婀娜多等。因此,全素消費者購買人造奶油時需注意成分,以免誤買混和動物性成分的產品。

許惠玉強調,以往擔心人造奶油在氫化製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由於食藥署已公告107年7月1日起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於食品中,目前加工技術亦可達到;但取而代之的就是飽和脂肪會增加,過量攝取易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罹患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10%,如以2000大卡換算,一天建議攝取量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購買奶油或人造奶油產品時,記得看清成分來源,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但飲食中的油脂來源還是多從原態食物如堅果類、魚類和乳品等攝取天然油脂為佳。

Let's block ads! (Why?)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食安糾察隊 的頭像
    食安糾察隊

    食安資訊站

    食安糾察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