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最新發布未來兩個月電力供需預測,受核一廠一號機重啟無望,加上夏季高溫,且今年颱風生成特別晚,7月的備轉容量率預估降至4.71%,陷入「供電警戒」狀態;這意味著,距離限電危機又近了一步。
備轉容量率是評估供電穩定與否的重要指標。依照台電定義,備轉率在10%-6%,代表「供電吃緊」;小於6%,代表「供電警戒」。
台電每天下午5時會根據中央氣象局的未來一周氣象預報資料,及發電機組狀況,發布一周電力預測,以本周為例,天天都是「供電吃緊」狀態。
另外,台電也會在每旬的第一天,如1日、11日及21日,公布未來兩個月電力供需預測。
依照11日的最新預測,7月起,備轉容量率將繼續往下走到4.71%,踏入「供電警戒」狀態。
台電高層昨(12)日表示,6月中有不少歲修中的機組重新加入發電陣容,但是7月起天氣會愈來愈熱,加上氣象局預估今年颱風生成比較晚,到時候水庫節用,也不容易做水力發電,尖峰負載會比現在進一步加重。
台電高層說,531那幾天的尖峰負載,約是3,400多萬瓩,但7月預估的尖峰負載將達到3,500多萬瓩,也就是說,7月的用電情勢會比5月還要緊張。該高層話一說完,也忍不住自嘲說,「講多了,人家又以為我們在恐嚇了」。
5月因突如其來的歷史高溫,加上一些機組歲修,不僅多天出現供電警戒,531當天備轉率一度低到1.64%,政院還為此指定政務委員張景森、偕同經濟部長李世光、台電高層,展開72小時化解限電危機大作戰。
經濟部能源局昨天也說,台電的短期電力預測,都是依照系統即時發電狀況,對照中央氣象局資料去做更新。有時候會有估不準的時候,例如機組突然故障,或因突然下大雨解除警報,但從6、7月資料來看,都是處於供電吃緊狀態,只是有時候好一點,有時候壞一點。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