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6日電)今夏 3颱重創高麗菜產區,目前靠進口補充需求;但民眾不只發現火鍋店菜量變少,還有快炒店熱炒高麗菜被客人嫌棄,剩一大盤。專家說,原因很簡單,因為品種不一樣。
今年夏天共計 3颱,最後一次的胖颱梅姬,據農委會農糧署調查了解,幾乎把 9月種下的高麗菜全毀了,因此10月上旬復耕的高麗菜,正常採收要12月中,就算種50天就提早採收,也要11月下旬才能上市。
於是10、11月間,政府除將先前庫存的量釋出供應,還要靠進口補充國人愛吃高麗菜的需求。
但是吃慣國產高麗菜的民眾,不只發現火鍋店菜量變少;還有小吃店發現,以往大受歡迎的熱炒高麗菜,端上桌後,客人吃一口就不吃了。民眾林小姐就說,這兩個月間曾買高麗菜回家炒來吃,卻發現有怪味,口感又硬,真的食不下嚥。
這可能都跟進口高麗菜有關。農糧署說,因為國產高麗菜不夠,也變貴,商用都是買進口菜,只是到了10月底、11月初進口菜過了產期,量減少也變貴了,所以火鍋店的菜量供應會減少。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則說,口感硬、纖維粗,甚至覺得有怪味,原因很簡單,因為品種不一樣。
他還說,有怪味,不至於是農藥殘留,因為進口會依法抽驗;是否因為化肥放得較重,不像國產推行合理施肥所致,也不太可能,因為肥料會轉化成植物所需營養,不會有肥料存在高麗菜中,因而產生怪味。
他進一步說明,國產高麗菜跟東南亞進口的品種不一樣,原本只在秋冬生產,秋冬日夜溫差大,加深品種清甜爽脆口感,國人愛吃,於是夏季改到高山生產,國人因而習慣一年四季都吃;但是東南亞國家幅員遼闊,為了耐運儲,品種不同,多是纖維較硬的品種,國人不常吃,所以吃不慣。
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何默真說,她覺得台灣的土壤、溫度條件,是讓台灣高麗菜特別好吃的原因,這是其他進口高麗菜無法擁有的生長環境,若買到進口高麗菜,建議改用燉湯方式烹煮,或當配菜用,別當主菜吃。
不過何默真也提及一件供消費者省思的觀點,她說,雖然農業發展到讓國人四季都吃得到高麗菜,其實夏天都產在高山,對水土保持不好,「我們會否像大自然要過頭了?」其實所有食物真的是「吃當季最好」,好吃、營養健康,對環境永續也好。105112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