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陳燕珩╱台北報導】
去年全台掀起茶安風暴,為讓消費者喝的安心,北市衛生局今年初正式施行「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首波規範對象就是飲冰品業者須上網公開產品原料來及生產履歷等資訊,4月7日正式上路後,未確實登錄恐面臨罰則或停業處分。
北市府2013年建置「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不少學校營養午餐、夜市和伴手禮等業者主動上網公開食材來源。去年飲冰品項目加入平台,但因沒有強制規定,當時只有13家業者主動登錄;不過,隨著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於今年1月正式施行,飲冰品業者成為第一波強制規範對象,未來須全數上網登錄產品來源。
衛生局食藥處處長王明理說,去年茶安事件造成消費者不安,民眾對飲品的關心程度高,加上茶常有農藥殘留和混茶問題,必須從茶葉種類和源頭開始控管,不能只靠抽驗發現問題,要確保所有批次的茶葉都安全。
王明理表示,目前全台僅北市針對未登錄產品來源的飲料業者處以罰則,其中,北市58家業者中,有25家是全省連鎖飲料店,門市超過2300家,衛生局要求由總公司登錄資料,等同幫外縣市消費者一起把關。
王明理說,過去針對未登錄者沒有罰則,只能用輔導鼓勵的方式,但現在只要是獨立直營店鋪、加盟店鋪或專櫃,在台北市設有5處以上的飲料店,在4月7日條例公告實施後,都必須強制上網公開產品來源。經衛生局半年來的宣導,幾乎所有業者都已在預告前登錄,僅剩清玉飲料店表示有意願,但尚未加入。
對此,清玉回應,目前內部正在核對相關資料,預計3月底就會加入平台,「這是應該做的」。在去年就自發加入的水巷茶弄則表示,公司平時就有定期做食安檢驗報告,只是將相關資訊公告上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