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為竣、湯雅雯、廖珮妤、黃菁菁╱綜合報導】
台灣鮮乳夭壽貴!消基會調查,國內無論是生乳還是鮮乳零售價,均高於國外,尤其零售價格是國外的3、4倍,且市面上約有9成台灣鮮乳實際上是「長效乳」,在歐美國家不屬於「鮮乳」,批評台灣鮮乳「貨不真價不實」。
消基會編輯委員會委員朱槿梵表示,美國生乳收購價換算台幣為每公升13元,零售價20元至30元;紐西蘭生乳8元,零售價20元;德國生乳15元,零售價25元;英國倫敦零售價為48元,鄰國日本零售價為55∼70元;台灣因生產成本較高,生乳27.28元∼29.28元,零售價卻高達80元至90元。
農委會:我養牛成本高
朱槿梵指出,味全、統一、光泉曾在2011年聯合調漲,被公平會裁罰3000萬元,台灣乳品業者利潤太大,導致鮮乳零售價比歐美國家高數倍。
對於台灣生乳價格高於國外,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台灣地處亞熱帶國家,乳牛是溫帶動物,因氣候條件不如溫帶國家,飼料取得不易,生產成本一定比國外貴,不能光看價格相提並論。
王忠恕指出,台灣酪農戶僅550戶,乳牛僅11萬餘頭,每年生產36萬公噸生乳,鮮乳的自給率約8成7。農委會依據《畜牧法》第35條規定,授權中央畜產會訂定生乳價格,農委會尊重市場機制,也要求廠商必須負起產銷調節的責任,若違反《公平交易法》,相關主管機關將會介入調查。
另外,消基會也指出,台灣對「鮮乳」的定義不明,事實上,溫度較低的殺菌方式,才能稱作鮮乳,溫度次高殺菌為「長效乳」,溫度更高殺菌稱為「保久乳」。殺菌溫度的高低及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乳製品的營養及保存期限,也因此「長效乳」及「保久乳」的營養都不如鮮奶。
鮮乳標準 應該再細分
朱槿梵說,台灣多數市售「鮮乳」都為「長效乳」,而非真正的「鮮乳」。先前味全即出面證實,自家鮮乳可保存45天。台灣消費者一直以為買到鮮乳,其實是「長效乳」,呼籲主管機關應在鮮乳與保久乳之間,建立「長效乳」的標準。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說,國內2014年2月19日已公告新的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乳粉品名與標示規定,並定義各種乳品的不同,目前CNS國家標準也只有這幾種分類。是否要如民間團體建議,從鮮乳中再區分出長效乳,未來可再討論、評估並蒐集各界意見。
留言列表